确山县人民政府
www.queshan.gov.cn
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部门动态
关于防范金融诈骗的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

2025-05-19 09:36

信息来源:

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25-05-19 09:36


信息来源:

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分享到:

关于防范金融诈骗的风险提示

近来犯罪手法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确山县防非办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谨防各类金融诈骗。

骗局一: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不法分子用所谓的“老师”“专家”“精英”身份吸引群众,假借投资理财名义,以高额返利为诱饵,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诱导消费者在其自身搭建的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等金融产品,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风险提示:投资要找正规金融机构咨询,对新型投资项目保持高度警惕,不点击、安装来历不明的应用程序(APP)投资理财。

骗局二: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短信、社交工具等发布办理贷款、信用卡、提额套现等广告信息,然后冒充银行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联系消费者,谎称可以“无抵押”“免征信”“快速放贷”,诱骗消费者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网站。再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代办费”等为由,诱骗虚假转账汇款。不法分子收到转账后,便关闭虚假APP或虚假网站,并将消费者拉黑。

风险提示: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不向任何人泄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支付密码等,不要随意扫描未知二维码、打开不明链接或下载虚假APP等,提高警惕,谨防中招。

骗局三:虚假征信类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监管人员以“消除征信不良记录”为由与消费者建立联系,谎称消费者信用卡、花呗、借呗等信用支付类工具存在不良记录,需要消除相关记录,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随后,不法分子以消除不良征信记录诱导消费者在网络贷款平台或互联网金融APP进行贷款,并将钱款转到其指定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风险提示:征信管理部门不会以短信、电话、邮件的方式向消费者收取任何费用,切勿随意点击相关链接进行认证或开展交易,以防上当受骗。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